李恪所要做的事情,便是快速向薊州方向派出一支挖礦隊。
李恪很清楚什麼叫屬於自己的,和暫時屬於自己的。
像昆陽和雲州,這樣自己完全可以牢牢掌控在手中的,才是屬於自己的。
而像薊州那硝石礦和金礦,則只能稱得上是暫時屬於自己的。
因為以目前李恪的能力,還根本不能牢牢將那處礦場掌握在手中。
畢竟他距離自己太遠,卻又在敵人的眼皮子底下。
自己現在能夠擁有它,無非只是因為鄭璨卓的家眷在自己手上罷了。
這是一種極其微妙的制衡手段,雖然看上去十分牢靠,但沒有人能夠保證它永遠可行。
說不准什麼時候,自己便可能失去對這座礦藏的支配權利。
所以現在最佳的處理辦法,便是在自己尚且能夠支配這座礦藏的時候,狠狠的從它這裡撈上一筆。
如此,即便日後自己失去對著礦藏的掌控,自己也並不虧。
所以現在自己能做的,就是爭分奪秒的從那處礦藏中,攫取出更多的利潤。
硝石大大的囤積起來,黃金大大的開采起來。
而采礦的工人,更是要大大的派去!
在返回昆陽後,李恪便一刻不閑的開始安排起了這件事。
在與蘇洵商議之後,李恪決定暫時先向薊州礦場派去三千名青壯年礦工,負責采集硝石還有黃金。
另外,他又命令城中的木工工坊開始大量的打造用於運輸的馬車,以便到時將采集好的硝石礦和黃金運送回昆陽。
現在馬匹自己足足有近五千匹,所以李恪索性一次性便讓工匠打造五百副馬車。
這麼多數量的馬車,應該可以保證采出的硝石被源源不斷地運回昆陽了。
而幾乎就在李恪返回昆陽的第二天,一支三千人的采礦隊伍便已經被集結完畢,隨後李恪又為這三千名采礦工人配備了一千余名地後勤輔助人員。
這些人主要的工作,便是照顧這支三千人采礦隊伍的衣食住行,如此,讓這支三千人的采礦隊伍可以發揮最大的潛力。
而在當天下午,這支四千人的隊伍,連同一千名護衛騎兵便浩浩蕩蕩的離開了昆陽,向著薊州方向開拔。
按照李恪的估計,這只采礦隊大概五天左右便能抵達礦場,而到時為采礦隊攜帶物資的馬車便可作為第一批運送礦石的車隊返回昆陽。
李恪大概估算了一下,這一來一回大概需要十天時間。
也就是說十天之後,自己便可以有源源不斷的硝石供應了。
到了那時候,自己就真的可以不必再為火藥發愁了。
而就在送走這批采礦隊的第二天,齊如松與其護送的三萬多名百姓也返回了昆陽。
李恪還是照例讓蘇洵來安頓這些人,而是他自己則是一路直奔武器工廠而去。
因為就在李恪返回昆陽的第二天,他便得到了劉毅的報告,稱武器工廠的第一批燧發槍已經被制造了出來。
這對於李恪而言,無異於天大的好消息。
要知道,數日之前他剛剛離開昆陽的時候,那燧發槍可是還在試射階段。
想不到短短幾天之後,第一批成品槍支就已經被制造出來了。
武器工廠內。
李恪幾乎將每一把燧發槍都拿起來仔仔細細查看了一遍,眼神中滿是抑制不住的激動。
“這一批總共制造了多少把槍?”李恪向著身旁的劉毅詢問道。
“回殿下,這一批一共生產了一百五十支燧發槍,而且已經全部通過了驗收。”
“很好!”李恪激動的拍了拍劉毅的肩膀,“孤還要重重的賞你!”
隨後他又問道:“那現在工廠的產能有多少?”
劉毅略微沉吟,緩緩道:“現在武器工廠大約有工人五百六十人,按照生產燧發槍的不同環節,被我分成了六個工作單元,分別負責不同的零件生產以及後續的組裝。”
“以現在的產能,大概每天可以制造出三十支燧發槍。”
一天三十支,一個月就是九百支槍,兩個月自己便可以武裝出一支火槍部隊了。
“很好,孤很滿意,你說說吧,自己想要什麼賞賜?”李恪笑著看向劉毅。
劉毅卻只是嘿嘿笑了笑,搖了搖頭說道:“殿下,小人說了,小人不想要什麼賞賜,只希望殿下每次再有新發明之前,能第一個通知小人。”
李恪聞言不禁搖頭笑了笑,隨後他忽然想到了什麼,突然道:“對了,你不說我還差點忘了,既然你這麼說了,那回頭孤就再讓你見識一個新鮮玩意兒,如何?”
聽到這話,劉毅臉上頓時再次露出興奮之色。
他對於金銀之類的物質賞賜的確是沒什麼興趣。
但對於李恪所說的新鮮玩意兒,確實滿懷好奇。
甚至他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看看,自己的這位庸王殿下,究竟還能給自己展現出什麼稀奇古怪的好東西來。
從武器工廠離開後,李恪便又馬不停蹄的找到了齊如松。
畢竟現在碎發槍已經被制造出來了,而訓練士兵如何使用燧發槍,也必須要被提上日程了。
訓練的內容,無非也就是如何操作槍支,如何快速裝填彈藥並完成發射,如何保養槍支,以及如何排列陣型。
而這些訓練內容,很快便在李恪根據自己前世記憶和齊如松的反復總結和規範之下,形成了一整套的章程,並開始按照章程訓練士兵。
短短幾天時間之後,一支燧發槍部隊便在齊如松的親自督導之下,被訓練的有模有樣了。
然而即便如此,李恪還是發現了兩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一是這些士兵操作槍支的熟練度太差,導致發射速度太慢。
李恪大致估算了一下,這些士兵至多能夠做到兩分鐘發射三發子彈的速度。
這對於前世每分鐘就可以發射三發子彈的近代化軍隊,顯然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而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這些士兵在匆忙之中,根本掌握不好使用火藥的藥量。
所以導致,僅僅訓練了三天,便有三把燧發槍,因為填藥量過大,直接炸膛了。
這兩個問題,簡直將齊如松搞得頭都大了一圈。
但即便苦惱,他也很清楚,這些問題完全就是經驗問題,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解決的。
而就在他想與李恪商議著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李恪卻只是笑了笑,回復他道:“放心吧,這些問題我能輕松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