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突如其來的一幕,直接將這些人嚇傻了。
他們連忙慌亂躲藏,但就在這時他們忽然才反應過來,此時這營地之中根本就沒有可以躲藏的地方。
原本停靠在營地之中的馬車,和其他可被當做掩體的東西,早已為全部移除,現在的營地裡,只有篝火和帳篷。
這些驚慌失措的人,趕忙又想向著另外一邊快速突圍。
可他們不過剛剛有所動作,卻發現另外一邊也在此閃爍出火光,接著便又是一大片人倒下去。
隨後那些士兵再次前後交換位置,後排上前繼續發射。
前前後後不過四五次的攻擊,這些摸進營地的四五百名神秘人已經被殺的僅剩下百余人了。
而這些人已經絕望了,對於燕雲軍手中的那種奇怪的武器,他們根本連躲避的機會都沒有,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被對方殺死。
而就在他們只剩下最後幾十人的時候,對面卻忽然停止了射擊。
隨後他們便聽到對面傳出一道高亢的聲音:“現命令你們放下武器投降,若不立即投降,殺無赦!”
這些營地之中的人聽到對面的喊聲先是滿臉愕然,片刻之後一人口中忽然高喊出一句契丹語。
接著這剩余的幾十人便嘩啦啦的將手中的兵刃丟在地上,高舉雙手全部跪於地上。
而幾乎是同時,營地之外的李恪口中不禁下意識的發出一陣驚呼聲。
“他們竟然是契丹人?”
同樣驚訝的,還有齊如松。
他和李恪面面相覷,簡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契丹人為什麼會來給自己搗亂?他們又是哪個部族的?
很快,一隊燕雲軍士兵變衝入營地之內,將那投降的數十名契丹人全部五花大綁起來,接著將他們全部聚攏到了一起。
幾分鐘後,一名通曉契丹語的士兵被帶到了李恪對面前。
隨後李恪便開始大聲向眼前的這些契丹人問了起來。
“你們究竟是什麼人?為什麼要來營地之中殺人?是誰指派你們來的?你們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李恪一連串的問題被問出,那名通曉契丹語的士兵也趕忙將這些問題翻譯成契丹語,並向這些契丹俘虜提問起來。
這些投降的契丹人有些顯然並不想回答,但架不住總有一些軟骨頭。
在聽到李恪的提問後,便忙不迭的搶答起來。
但緊接著,這些契丹人的回答,卻是直接讓李恪小小的震驚了一下。
因為按照這些契丹人所說,他們竟然是隸屬於契丹左賢王的部眾。
是奉了左賢王的命令前來搞偷襲的,而且左賢王給他們下達的命令非常簡單,就是殺人,只要能夠殺死更多的百姓,無論使用什麼手段都可以。
而且從這些人的口中,李恪還聽到了一件更加可怕的事情。
那就是潛入昆陽附近的契丹人,並非只有他們這一支,總計還有三四支數百人的契丹人隊伍,且他們潛入進來也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但很多隊伍都因為找不到合適機會下手,而鎩羽而歸。
只不過是最近因為開挖運河的緣故,讓他們這一支隊伍找到了機會,才有的昨夜的慘劇。
“左賢王……”
李恪有些沒想到,這個敢拔自己胡須的人,竟然是他。
當初自己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將他趕盡殺絕,現在卻不想他竟然主動上來找死了。
那就怪不得自己了。
李恪最後看了一眼身前的這些契丹人俘虜,向一旁的齊如松命令道:“去吧這些人給蕭太後送去吧,她想要如何處置就隨她了。”
齊如松微微點頭,便吩咐人將這些契丹俘虜帶往別處,待天亮之後,差人將這些俘虜送往契丹遼地大營。
其他的士兵則是開始打掃起營地,有人搬運屍體,有人則是開始清洗起地面。
僅僅過了一個時辰之後,營地便被打掃的一干二淨,沒有人能夠看出這裡方才發生過一場戰鬥,更沒人能夠看得出來,這裡方才足足死了數百人。
“通知返回城內的百姓,明日即可照常開工,絕不會再發生諸如前夜的事情。如若他們還有質疑的話,就說這命令是我親自頒布的。”
李恪覺得自己在這些百姓心中說話的分量還是很高的。
開鑿運河的事情拖不得,運河早一日鑿通,便能夠早一日緩解自己目前的窘境。
而且,李恪可是還想借著運河,驗證一下自己的另一個構想。
而在結束了一切部署之後,李恪便又將齊如松叫了過來。
他緩緩開口問道:“你覺得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我敢確定,那個左賢王一定還會派人來的,我們難道只是一味的防守嗎?”
聽到李恪的語氣,齊如松立刻就心領神會,但卻微微有些遲疑,低聲詢問道:“殿下的意思,是想要主動出擊?”
李恪只是點了點頭,齊如松緊接著又道:“主動出擊固然可以,不過那左賢王部距離我們這邊路途遙遠,最關鍵的是,他們這些游牧民族時常遷徙營地,我怕我們到時候無法准確的捕捉到他們蹤跡。”
頓了頓,齊如松緊接著又說道:“而且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那便是我們的機動性問題。如果殿下想主動出擊,給那左賢王一次重大打擊的話,我們勢必要攜帶大量的火炮,虎蹲炮倒還好說,但是那野戰炮會大大影響我們的行軍速度。”
“而恐怕到時候我們還沒和那左賢王部打起照面,對方就已經發現了我們的蹤跡,並且迅速遁逃。”
“最後我們只會撲了個空,落個徒勞無功的下場。”
齊如松略作思考,很快又說了一個更加致命的問題。
“而且屬下還有一個擔憂,那就是因為我們行動緩慢,會給那契丹左賢王留下埋伏我們的時間。”
“最後我們孤軍深入,如果最後只是鎩羽而歸還好說,但如若落入重重包圍之中,則大軍很難全身而退,畢竟我們要深入的可是那遼闊草原的腹地。”
聽完齊如松的建議,李恪不禁微微點頭。
齊如松的這些建議的確非常實際,但李恪卻只是淡淡笑了笑,隨後向齊如松反問道:“你說的是我們攜帶火炮的情況下,如果我們不攜帶火炮,不是就可以規避這些問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