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陽城。
李恪剛一進城,便馬不停蹄直奔府衙。
此時齊如松和蘇洵已經在府衙等待良久了,一見到李恪,便立馬將得到的所有情報向李恪彙報了一遍。
“吳峰已經接任幽州總督的職位了?”李恪有些詫異的看向蘇洵。
蘇洵點了點頭:“是,陳堅發回的情報稱,就在吳峰誅殺鄭璨卓的當天,朝廷的聖旨便抵達了幽州。”
李恪臉色頓時凝重幾分,喃喃道:“那誅殺鄭璨卓的事,就絕不是吳峰的臨時起意,而是吳峰與李啟早就商量好的。”
李恪在屋子裡來回踱步兩圈,像是將一切都理清了一般,大聲道:“如果我猜的沒錯的話,之前李啟根本沒有完全掌控鎮北軍,所以才會與吳峰密謀誅殺鄭璨卓。”
“現在吳峰突然誅殺鄭璨卓,想必是其已經將整個鎮北軍握在手中了。”
李恪愁眉緊促道:“那麼接下來,他們必然會馬不停蹄的向我們發動進攻了!”
李恪不由得嘆息一聲,臉上不禁露出一抹惋惜之色。
李恪惋惜的自然不是鄭璨卓,他還有他手下那一萬精銳的死活,李恪根本不在乎,甚至就算鄭璨卓今天沒有被吳峰殺死,總有一天自己也會親手宰了他。
那些人死有余辜,根本不值得同情。
李恪惋惜的是自己派去的那三千名礦工,還有一千名家眷,還有自己苦心經營了這麼久,才達成的微妙平衡,就這麼被吳峰給打亂了。
如果說鄭璨卓是個畜生的話,那麼吳峰簡直連畜生都不如。
之前羈押百姓去淘金就是他干的好事。
李恪沒想到,這種事情竟然還不是這王八蛋的底線,他最後竟然又毫無人性的屠殺了四千百姓。
李恪重重一拳打在屋內的一根木柱上,心中暗暗發誓,自己一定要親手宰了吳峰。
就在這時,張五郎忽然快不從門外走了進來,隨後將一只信筒呈給李恪。
“殿下,陳堅的飛鴿傳書。”
這次的信筒同樣還是金色的,又是一個特急軍情。
而現在李恪幾乎不用看也能知道,裡面的內容,應該是吳峰准備向昆陽用兵的情報。
不過李恪還是打開了書信,簡單看了一眼後,整個人臉色都陰沉了下來。
齊如松和蘇洵趕忙湊了上來,好奇的問道:“殿下,陳堅究竟傳回來了什麼情報?”
李恪將那書信遞給蘇洵,嚴肅道:“那個吳峰已經下令,集結燕雲各州的兵馬,兵發昆陽!”
聽到這話,蘇洵和齊如松的臉色頓時一凝。
“他剛剛上任,就這麼著急要用兵嗎?”
李恪確實冷笑一聲,淡淡道:“他想來就讓他來吧,現在整個鎮北軍滿打滿算不過七萬多人馬,而我們現在手上也已經有兩萬多人馬。”
“雖然我們在人數上,仍舊不占優勢,但我們的先進武器裝備已經足夠彌補人數上的劣勢。”
李恪冷笑著,自言自語道:“既然那個吳峰迫不及待的想來找死,那孤便成全了他!”
隨後李恪大聲道:“傳令,命燕雲軍所有部隊進入戰備狀態,時刻戒備准備隨時進行戰鬥。另外,兵工廠開始全速投產,務必在敵人趕到之前,再多生產出一些燧發槍來。”
李恪心中冷笑,到時候自己一定要讓那吳峰好好嘗一嘗,什麼叫做現代武器的威力。
而就在李恪做完部署後,他忽然發現,陳堅用來傳輸情報的那只金色信筒之中赫然還有一張紙條。
李恪趕忙將那張紙條取出,而就在他看到那紙條上的內容後,整個人頓時驚得目瞪口呆,臉色蒼白……
與此同時,昆陽城中,武備庫。
一道身影鬼鬼祟祟的爬上武備庫不遠處的一處屋頂,奮力的向著武備庫內張望著。
而那道身影一邊張望,手中還一邊比劃著什麼。
隨後,他嘴角露出一抹得意微笑,低聲自言自語道:“這裡的位置剛剛好!”
第二日,通往昆陽的官道上。
吳峰神級高頭白馬,身披魚鱗重甲,整個人看上去雄壯威武,意氣風發。
他忽然轉頭,向身旁的手下問道:“現在各州部隊集結到什麼程度了?”
那首先連忙道:“現在各州兵馬已經全部出動,距離最近的應州和蔚州兵馬,現在估計已經快要抵達昆陽地界。而距離遠一些州府的兵馬,估計在三到四日之間,也全部能夠抵達。”
吳峰滿意的點了點頭:“很好,傳輸給那些先抵達的部隊,第一不要輕舉妄動,第二要時刻防備那個李恪軍隊的偷襲。在所有大軍全部抵達後,在聽從本總督的統一指揮。”
那下屬點了點頭,剛要派人去傳令,接著就聽到吳峰又繼續問道:“對了,昆陽城中那邊進展的如何了?一定要催促他們快點將事情辦好,如果能夠辦好這件事,本總督每人賞金白倆!”
吳峰不禁撇嘴笑了笑,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對那名手下道:“只要這些人能將事情辦好,我拿下昆陽城,誅殺那個李恪,就是手到擒來的事情了!”
隨後他笑著對那名屬下道:“現在你就可以像太子殿下擬奏折了,就說,這一次我一定要用李恪得人頭,作為殿下登基的厚禮!”
那屬下文言重重點了點頭,隨後便催馬想著別處狂奔而去。
三天時間很快過去,七萬余鎮北軍已經全部集結於昆陽城外。
雖然鎮北軍駐扎的營地,距離昆陽足有數裡遠,但龐大的陣容,在昆陽城頭仍舊清晰可見。
接著,李恪轉頭看向身旁的齊如松,沉著問道:“現在城內已經准備的怎麼樣了?”
齊如松重重點了點頭,道:“回殿下的話,已經全部准備完畢。現在城內加上昨日雲州而來的援軍,總兵力共計一萬八千人,城內可用野戰炮共計三百門,虎蹲炮九百門,火槍三千支,彈藥無數。”
齊如松滿臉自信的道:“這一次只要這些鎮北軍敢來,我們定叫他有來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