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些海盜和倭寇在打劫不到商船後,竟然將目光瞄准了沿海地區的州縣。”

  “一開始,他們還只是組成幾十人的團伙,在州府的附近打劫村舍。”

  “但由於當時沿海地區的州府並未加以重視,所以助長了這些海盜和倭寇的囂張氣焰,最後便逐漸開始形成有組織有規模的,對沿海地區州縣都劫掠了。”

  “從太宗朝至此一百多年,這些海盜和倭寇對沿海地區的侵略,幾乎從未停止過,沿海地區的百姓,更是因為禁海令的緣故,望著眼前浩瀚的大海,非但不能從事捕撈和航運貿易,甚至還要經常性的遭受海盜和倭寇的劫掠,苦不堪言。”

  “所以,由此就造成了沿海地區百姓開始大規模向內陸地區遷徙,沿海地區政府出現人口中空的狀況。”

  “不過據我了解,過去燕雲地區因為地處邊塞,常有重軍把守,所以那些倭寇和海盜多年來定位感犯境燕雲地區。”

  “而這一次,估計是他們發現了燕雲地區的局勢驟變,而且我們還沒有及時在沿海地區部署兵力,所以才給他們了可乘之機。”

  聽完蘇洵的講述,李恪面色不禁陰沉了起來。

  過去他只是認為自己只要將平州握在手中,便可以穩步推進自己的戰略計劃。

  但是現在看來,自己還是有些天真了。

  自己想要完成自己的計劃,看來還任重道遠,而且前途渺茫。

  隨後,李恪轉頭看向身旁的張五郎,說道:“你去通知田文龍,讓他迅速集結一營的兵馬,立即隨我一同前往平州!”

  一個時辰之後,五百名裝備著燧發槍和虎蹲炮的士兵,便被集結於港口。

  隨後,李恪便率領著這五百名士兵登上了前往平州的船只。

  站在船頭之上,望著腳下清澈的江水,李恪大腦不禁在飛速運轉著。

  倭寇……海盜……

Advertising

  他無論如何都沒想到,在自己前進的道路上,竟然會出現這麼兩個突然出現的攔路石。

  而且他心中很清楚,如果自己不能解決掉這兩個突然出現的攔路石的話,那麼自己之前所計劃的,開展海上貿易,並且將平州打造成商業和物資中轉得重要站點的計劃,並根本不可能得以付諸實施。

  而且,李恪也想親眼看一下,這些倭寇和海盜究竟有多可怕。

  而他帶上著這一營的士兵,一則是想直接將這支軍隊駐防在平州地界。

  二來,則是想看看有沒有機會,打上一波那些海盜和倭寇。

  李恪相信一點,那就是只要自己能夠將這些海盜和倭寇打疼打痛,他們便不再敢輕而易舉得來討擾自己。

  而且現在自己還騰不出更多的精力來處置他們。

  等自己對付完李冒,並且徹底整合整個燕雲地區後,就勢必要和這些海盜和倭寇們,好好扳一扳手腕了。

  畢竟,剛剛蘇洵也說過,這些倭寇和海盜是對海上貿易最大的攔路虎。

  所以日後如果自己想要從海上貿易賺到錢,就必須要想辦法解決這些麻煩才行,而且最好是能夠徹底的解決掉。

  幾只輕舟運載著五百多名士兵,很快便從昆陽趕到了雲州。

  接著,李恪便於手下的這一眾士兵從雲州轉乘大船,順著雲河順流而下,直奔入海口處的平州而去。

  時間很快便來到了兩日之後。

  李恪率領的軍隊也很快抵達了平州地界。

  不過李恪卻並未直接在平州城下船,而是一路率領士兵直接前往了遭受海盜和倭寇擄掠的兩座縣城。

Advertising

  實際上說是縣城,但規模也就和鎮子差不多。

  畢竟燕雲地區本就地廣人稀,總人口才不過八十余萬。

  平均每座州府的人口,才不過堪堪數萬人,何況是下屬的一座縣城,人口充其量不過幾千罷了。

  然而,就是這只有幾千人口的小小縣城,確實驚的李恪目瞪口呆。

  因為此時這座小小縣城,已然如同人間煉獄一般。

  整座縣城之中,幾乎找不到一座完整的房舍,不少地方仍舊在燃燒著烈火。

  甚至街道之上,還有未經收斂的屍體,和未曾清洗的血跡。

  形容這裡,李恪除了一個慘字,已然想不到其他的文字了。

  “這裡的縣令何在?”

  李恪連忙向著一直跟隨在自己身旁的一名府衙縣丞問道。

  那縣丞五十多歲的樣子,身材瘦如麻杆,一撮山羊胡,一對鬥雞眼,屬實是看一眼便讓人感到厭煩的那種人。

  那縣丞連忙開口道:“回殿下的話,縣令大人一早就被知州大人叫到平州去了,說是有要事商議。”

  李恪目光驟然轉冷,不悅地呵斥道:“有要事商議?我倒要問問你們,現在還有什麼事情是要比安頓和撫慰這些百姓更重要的?”

  “劫掠已經過去了三日,整個縣城之中依然是一副破敗景像,甚至直到現在還有橫屍街頭的,你們這些縣衙裡的人,就是這樣為官一方的?”

  “你們和那些行屍走肉有什麼區別?”

Advertising

  這些官府所表現出來的低能和低效率,確實讓李恪感到憤怒。

  他幾乎第一眼就能看出來,劫掠發生之後,這些州府縣衙,壓根就沒做任何事情,似乎只是在任憑百姓自生自滅。

  這樣的狗官,老子要你們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