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微微沉思了片刻,緩緩開口道:“既然現在已經知道將來不會有任何援兵了,那現在我們沒有其他的辦法,只能自己想辦法守城了,明天開始,你去張貼告示,盡可能的動員城中百姓。”
頓了頓,李恪繼續道:“首先,是煆燒水泥的千萬不能停,還要加大投入,最好能日產幾萬斤,因為接下來我們的城牆要全部加高加固。”
“其次,采煤的事情也不能停下,而且要盡快盡可能的多的囤積煤炭,其次是鐵礦石,昆陽周邊有鐵礦嗎?如果有的話,就加派人手去開采,沒有就花錢去買。”
“還有就是糧食,通知馬三,香皂工坊盡可能的開足馬力生產,至於銷售他想怎麼搞就怎麼搞我不管,我只要錢。同時讓他不斷的從附近州府采購糧食,越多越好,另外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去搜尋雲州逃出來的難民,並且將朝廷下令燕雲守備軍只能眼睜睜看著百姓被劫掠而不得插手的事情傳播出去,並告知其他州府害怕被劫掠的百姓,都可以來到昆陽,我們可以保護他們。”
李恪想了想,繼續道:“甚至可以發布告示,不論是哪裡的人,只要是願意來昆陽定居的,按人頭算,每人發十斤糧食,二十錢銀子,另外在昆陽周邊所墾得土地,皆歸其所有,並免去五年賦稅,五年內種子和肥料皆由州府承擔!”
聽到李恪的話,蘇洵直接被嚇了一跳。
這條件不要說是難民,就是很多州府的無田農聽了,估計都會躍躍欲試。
畢竟,給錢給糧,不但開墾的土地免除賦稅,甚至還由州府提供種子和肥料,這怎麼看怎麼都是天上掉餡餅。
那些無田農本就在其他州府本就生存艱難,現在有這般好事,自然會擠破腦袋的往這裡衝了。
“可是殿下,這給的錢糧,還有提供的種子、肥料可都不是一筆小數,咱們現在本就財政入不敷出,州府都只靠著賣肥皂的收入勉強運行,現在又增加了這麼一筆大開銷,恐怕……”
李恪聞言卻只是搖搖頭,笑著道:“這個不怕,現在只要我們能將人吸引來就成,至於錢,我有其他辦法解決。”
聞言,蘇洵不禁欲言又止,如果按照李恪所說,這開銷恐怕每年要數萬兩,可是還有其他的開銷呢?
現在東邊采石的民夫就數百人,加上北邊采煤的千人,還有香皂工坊和其他的人力,現在每個月州府就要給兩千多人結算工錢,光是這一項就一千多兩,還有其他的采買開銷……
雖說賣香皂每個月能獲得五千兩的收入,可如果照這麼花,最後還是捉襟見肘。
而且蘇洵實在想不出李恪還能想到什麼辦法來賺銀子。
蘇洵最後不禁搖了搖頭,向李恪問還麼有要補充的。
李恪則是沉吟了片刻,方才又緩緩開口道:“有,我要募兵!”
蘇洵本來在埋頭整理李恪所說的這些想法,但在聽到這裡時,筆都嚇掉了,抬起頭一臉震驚的望向李恪。
“募……募兵?”
李恪點了點頭:“當然,不然你以為以昆陽現在的一千多守軍,我們能守得住昆陽嗎?而且你知道,到時候齊如松會不會聽從朝廷的指令,讓契丹人兵不血刃的就進城,擄掠和屠戮百姓?”
蘇洵沒吭聲,但臉上還是有些疑慮,過了好一會,他才緩緩道:“那朝廷那邊……”
李恪聞言卻只是不屑的笑了笑:“管他呢,反正現在大家就只是差了一層窗戶紙沒捅破,既然如此,那索性就直接捅破算了。”
李恪頓了頓,又對蘇洵道:“蘇老,最近你可以在昆陽守軍中觀察觀察,有沒有可以拉攏的人……另外,募兵這件事先不要聲張,最起碼不要被齊如松知道了,待我們徹底掌控了局面再通知他。”
“可藩王豢養私兵可是死罪,大魏律法規定,當地軍事長官可以直接以謀反罪名圍剿,有先斬後奏之權……”蘇洵小心翼翼的說道。
李恪仍舊只是笑,道:“所以,我讓你待徹底掌控局面後再通知他,屆時如果他跟我們一條心,那便相安無事,若不是,則直接……”
李恪直接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蘇洵登時一怔,冷汗都快下來了。
李恪的話,屬實讓他對這位前太子有些刮目相看了。
他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果斷的?若是之前他們這麼果斷,或許他們也不會落得這個下場。
或許,現在坐在龍椅上的人,已經是他了,曾經他擁有一次多麼絕佳的機會啊……
很快,蘇洵便按照李恪的計劃的開始了具體實施。
首先是煆燒水泥,為了達到李恪所說的需求,蘇洵直接命人又鑄造了十只煆燒爐,另一邊開采石灰石與石料的人也增加到了五百人。
如此,水泥的日產量也很快來到了兩萬斤。
另一邊,采礦進行得也很順利,甚至有了李恪的炸藥加持,開采煤礦的工作變得異常簡單起來。
很快,每日從煤礦向昆陽運送的煤炭,就輕松超過了五千斤。
而煉制焦煤所用的窯爐,也很快在昆陽城外開始選址了。
接著是香皂工坊,這是現在李恪唯一產奶的奶牛,自然倍加珍惜,索性直接又將原來工坊附近的幾處民宅也買了下來,准備擴建香皂工坊。
而除了這些,更加讓李恪感到意外的,則是募人的事情,竟然異常順利,甚至僅短短幾天時間,就已經招收了三千多人。
三千多人中,大部分是雲州難民,還有相當大一部分則是附近州府的害怕被契丹劫掠的百姓,在聽說來昆陽定居給糧給錢還免田租後便紛紛來投。
這屬實讓李恪心裡樂開了花,畢竟,現如今他最缺乏的,就是人力。
無論是自己想要搞建設,還是將來的募兵,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沒有人則寸步難行。
而短短幾天時間,就吸引來了三千多人,屬實是開了個好頭,日後勢必會有更多的人前來投奔。
不過雖然一下子湧來三千多人是好事,但很快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擺在了李恪的面前,這三千人,昆陽城根本容納不下。
李恪只能想辦法讓這些人就地搭建一些帳篷,但顯然不是長久之計。
夏季無所謂,若是冬季呢?自己就算招收來再多的人,最後不也得凍死街頭?
想了想,李恪直接讓人將蘇洵叫了過來。
而蘇洵到來後,李恪也只是對他說了一件事。
“蘇老,我要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