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數十名騎兵便開始駕馬在百姓隊伍前來回穿梭,將李恪方才所講的話大聲向那些惶恐的百姓轉述了一遍。

  那兩萬多百姓聞言,頓時皆是一臉驚愕和不可置信。

  來的這一支如天兵天將的隊伍,竟然是魏軍?

  而且還是不忍看到百姓遭受異族凌辱,毅然決然舉兵造反,只求庇佑一方百姓的大魏親王的軍隊?

  這一段時間以來,這兩萬余百姓的心境宛若坐了過山車。

  先是契丹人兵臨城下,應州守軍不戰而降,任由契丹人肆意屠戮他們,接著又是契丹人對他們無情的搜刮,最後還准備將他們這些人押回契丹大營,准備進一步凌辱、奴役。

  這兩萬多人心中有恨,恨契丹人,更恨那大魏!

  甚至他們幾乎所有人都清楚,自己接下來將會是面對何種的下場。

  卻不想,半路竟又殺出一個甘為百姓安危而背上謀逆罪名的大魏庸王,將他們救下。

  此刻,兩萬多百姓,全都破防了。

  忽然,綿延二三裡的隊伍竟然全部匍匐跪地,向著李恪的方向連連叩拜。

  有人一邊跪拜,一邊聲淚俱下的大聲高呼:“大魏棄我等,應州棄我等,朝廷和邊軍眼睜睜看著異族屠戮、擄掠我等而熟視無睹,我等本已抱死志,卻不想,庸王殿下為我們這些草芥之民,甘願背負謀反罪責,我等還有何話可說?唯以死報答殿下大恩大德,我等願誓死追隨殿下……”

  “對,沒有殿下,我等或死或為奴,殿下救了我等性命,我等性命就是殿下的,什麼狗屁大魏,此後我等只認庸王殿下!”

  “大魏棄我如敝屐,從此我等便與大魏再無干系,從今以後,我等只認殿下,此生只為殿下臣民……”

  一時間,整個百姓隊伍的叫嚷聲響徹天地。

  而一旁山坡之上的李恪,在看到這一幕後,臉上也不禁露出欣慰之色。

Advertising

  眼前這一幕,就是他所想要的。

  現在,自己又獲得了兩萬多臣民,而且是忠誠度絕對拉滿的臣民。

  這些人被大魏遺棄,被契丹擄掠屠殺,是自己不顧殺頭之罪,毅然決然的救下了他們,自己之於他們,恩同再造,這些人沒有理由不忠誠於自己。

  甚至相比於目前昆陽城中的那六萬百姓,這兩萬多人的忠誠度,只會更高。

  旋即,李恪忽然高高伸出一只手臂,高聲呼道:“好,既然你們願意追隨孤,一同護衛燕雲,那便與孤一同前往昆陽!守昆陽,衛燕雲!”

  隨著李恪的振臂高呼,那兩萬多百姓頓時也齊聲跟著山呼起來:“守昆陽,衛燕雲!”

  呼聲久久不散,聽的人振聾發聵,心潮澎湃。

  而後,李恪率領的大軍便開始護衛在百姓隊伍兩側,緩緩向著昆陽方向開始行進。

  這龐大的隊伍一直走到傍晚,才走到昆陽。

  而百姓進城的那一刻,李恪也才算是徹底的松了一口氣。

  實際上一路上他都在提心吊膽,生怕契丹人追殺上來。

  不過好在一路上有驚無險,隊伍最後總算抵達了昆陽。

  隨後李恪便讓蘇洵去安排這兩萬多百姓,並開始清點隨隊伍帶回來的物資錢糧。

  實際上,相比於這兩萬多百姓,此刻李恪更在乎的,是這些從應州搜刮出來的,足有幾百車的物資錢糧。

  而當初讓他下定決心出兵的,實際上也是這些物資錢糧。

Advertising

  因為現在的昆陽,實在是太缺這些了。

  且不說現在自己手上一兩銀子都沒有了,就是糧食,也只剩下不到半月的。

  如果沒有了糧食,那自己就算招攬來再多的百姓,也是白搭,甚至最後只會成為負擔。

  甚至到時候還會人心浮動,可能還沒等契丹人打進來,昆陽城自己就先亂了。

  所以,當時這一仗對於李恪而言,是必須要打的,哪怕是自己付出一些代價,也必須要打。

  畢竟只要自己獲得了物資錢糧的補充,就算損失了大量士兵,導致即將到來的昆陽守衛戰出現變數,那也總好過昆陽立刻因為缺錢少糧而內部不穩。

  不過好在一切都出乎意料的順利,甚至今天的順利程度,讓李恪都感到意外。

  李恪大概粗算了一下,這一戰下來,自己至多損失了百余名士兵,但斃殺的契丹士兵卻少說有兩千。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火炮太好用了。

  這個跨時代的究極武器,對於現在的戰爭而言,幾乎就是碾壓的存在。

  看來,日後自己還是應該好好琢磨一下,如何更好的利用這件大殺器才行。

  李恪很快便回到了王府之中,褪去了鎧甲後又舒舒服服的泡了個澡。

  雖然今天他也就是做做樣子,但他也不得不承認,穿著這樣一副幾十斤的甲胄奔襲一天,絕對不是一般人能忍受得了的。

  洗漱完畢後,李恪正准備休息,忽然就聽到門外傳來一個小太監的聲音。

  “殿下,門外蘇老和齊指揮使求見,說帶回來的人員和物資錢糧已經清點完畢,還有此戰陣亡與殲敵、繳獲亦已核酸清楚,二位想面陳殿下,殿下是否要見?”

Advertising

  李恪聞言,連忙從床上爬起來,大聲道:“速請,讓二人在書房等我!”

  隨後他披了一件袍子就向著書房走去了。

  待李恪到書房時,蘇洵和齊如松已經在候著了,見到李恪,皆是齊齊行禮。

  李恪連忙讓二人起身,隨後興奮的詢問:“二位,清點的如何?這一次我們共計帶回來了多少百姓,和多少物資錢糧?又殲敵了幾何?”

  此時蘇洵和齊如松也顯得異常興奮,雖然此時已近午夜,但二人還是顯得神采奕奕。

  隨後蘇洵從懷中掏出一張紙,一邊遞交給李恪,一邊說道:“殿下,此戰簡直曠古朔今啊,我軍大勝,且帶回來的物資錢糧更是甚巨,我們眼下危情休矣!”

  聞言,李恪心中一塊大石頭總算落了地。

  因為他聽蘇洵的語氣就已然知道,這一次自己帶回來的物資錢糧,最起碼夠這昆陽運轉數月了。

  隨後他一邊看著那賬單上的數據,一邊聽蘇洵講述。

  “此戰,殿下共計帶回百姓兩萬三千四百二十六人,其中十六歲到四十歲的壯年,約占四成!”

  “這麼多?”李恪不禁微微詫異。

  蘇洵點了點頭:“契丹人將這一眾百姓帶回遼地,是要為奴為俾的,所以挑選的大多都是青壯年和女人,孩童和老人並不多。”

  李恪點點頭,隨後示意對方繼續說。

  “這一次,殿下共計帶回糧食兩百萬斤,銀子十二萬兩,各種布匹、綢緞七千余匹,各種鐵器五萬余斤,牛馬豬羊牲畜四千余只……”

  聽到蘇洵慢條斯理的陳報,李恪心中簡直抑制不住的狂喜。

  這麼多物資,屬實是有些超乎他的預料,而且種類還如此的豐富,不但有如此之多的糧食、銀兩,甚至還有五萬多斤的鐵。

  這麼多鐵,對於目前極度缺鐵的李恪來說,簡直就是天大的恩賜。

  而且有了這麼多的鐵,那自己也就可以放開手腳制作更多的武器了,甚至到時候還可以將軍隊規模再擴大一些。

  此時李恪自己都覺得,自己當初決定打了這一支契丹押送隊伍,是無比明智的決定。

  因為它實在是太解自己的燃眉之急了。

  現在自己有錢有糧有人有鐵,再面對即將到來的昆陽守衛戰時,勝算似乎又大了一些。

  李恪正想著,忽然就聽到齊如松道:“殿下,還不止這些呢,這一戰,我們這邊同樣也收獲不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