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如松頓時再被說的啞口無言。

  昆陽和燕雲在大魏朝廷眼中已經成了棄子這件事,齊如松心中也清楚,但他也無可奈何。

  甚至,當時在知道朝廷為了假借契丹人之手誅殺李恪,不惜搭上昆陽兩萬多百姓性命,和明令燕雲守備軍眼睜睜看著契丹人劫掠,不能反抗之時,他更是出奇的憤怒。

  這真的還是央央王朝的所為嗎?他們真的還配被普天下的黎民百姓所尊重嗎?

  然而,無論他如何憤怒,最後都改變不了任何結果。

  就在這時,李恪又開口了。

  他望著齊如松,緩緩道:“齊指揮使,今日孤這兵募定了,孤這反也造定了,孤不為其他,只為能從契丹屠刀之下,解救下盡量多的百姓,若是你想將孤就地法辦的話,那就請速速動手吧,孤絕不反抗半下。”

  旋即李恪目光忽然轉冷,用一種滿含殺意的目光看向齊如松,陰惻惻道:“但齊指揮使,若是過了今日,你再想阻撓孤,那便是與孤為敵,與昆陽的百姓為敵,與燕雲數十萬百姓為敵,那時,就休怪孤不講情面了!”

  隨後李恪又轉頭望向校場上的近千守備軍,大聲道:“將士們,大魏無道,眼睜睜看著這數十萬百姓將慘死異族屠刀之下而不施以援手。”

  “今日,大魏不救的百姓,我救!大魏不施的仁道,我施!今日孤就在此反了,為了昆陽百姓不遭屠戮,為了燕雲百姓不再遭受蹂躪,為了還天下蒼生一個朗朗乾坤,孤甘願撒干這一腔熱血!”

  隨後李恪目光炯炯地望向在場的每一個人,繼續大聲道:“今日,可有願與孤一同捍衛仁道,一切造反者?”

  李恪話音剛落,現場頓時響起一片嗆啷啷的拔刀聲,隨後便見數百把尖刀被高高舉過頭頂,和著雄壯的吼聲一起一伏:“有!有!有!我等願與殿下共生死,衛燕雲……”

  吼聲足足持續了一分鐘方才逐漸平息下來。

  隨後李恪再次將目光投向一旁的齊如松,目光炙熱道:“齊指揮使,不知接下來你准備如何選擇?”

  此刻,齊如松看向李恪的目光竟都透著幾分狠厲。

  旋即就見他猛地拔出了腰間的佩刀,猛地向李恪身上劃去……

Advertising

  見狀,李恪頓時心頭一緊,只感覺渾身血液似乎都在一瞬間凝固了。

  而校場之上的方百戶與張五郎等人,在看到這一幕後,更是瞬間邁步准備向這邊衝來。

  然後,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李恪將要血濺當場之時,讓在場所有人愣住的一幕出現了。

  只見齊如松鋒利的腰刀猛地向李恪身上一劃,瞬間李恪身上的繩索便被割斷,掉落一地。

  而李恪還沒等反應過來,卻發現齊如松竟然已經單膝跪在滴上,雙手將腰刀高高向自己舉了過來。

  隨後就聽到齊如松如鐘般的聲音響起:“末將齊如松,願誓死追隨殿下,與殿下共生死,衛燕雲!”

  李恪足足緩了好一會方才回過神來,旋即低頭望著齊如松,心中真想揍他一頓。

  你他媽快要嚇死老子了,老子血都讓你給嚇涼了!

  但他卻仍舊一副篤定的表情,鄭重其事的將對方遞過來的腰刀接了過來,隨後高高舉起,大聲向著校場之上的近千守備軍大聲道:“誓死守衛昆陽!誓死守衛燕雲!”

  而在李恪喊出這一聲後,校場上的兵卒也趕忙跟著大聲附和起來:“誓死守衛昆陽,誓死守衛燕雲……”

  當晚,李恪甚至都忘記了自己是怎麼回到王府的,但回到王府後他才發現,自己渾身的衣物早就已經被汗水浸透了。

  今天的事情,雖然他在之前就已經向方百戶和張五郎等人通氣了,且眾人也紛紛向李恪保證,屆時若是發生什麼意外,他們會拼死護送李恪離開。

  但即便如此,在事情徹底結束後,李恪還是感覺自己快要緊張到窒息。

  畢竟這可是造反,搞不好當場就要掉腦袋的事情。

  不過好在一切都有驚無險的度過了,而且最讓李恪感到意外的是,齊如松竟然如此輕易就選擇加入了自己的造反陣營。

Advertising

  看來,上次准備借契丹人手殺死自己,不顧昆陽兩萬余百姓死活,還有命令各州府士兵不准抵抗,眼睜睜看著契丹人劫掠的事情,已經徹底讓他對所效忠的那個大魏朝廷寒心了。

  不過這也好,如果不是因為這件事,恐怕齊如松也不會如此輕易的就選擇加入自己的陣營。

  而有齊如松的加入,自己就可以更加有效的控制昆陽守備軍這股力量了。

  看來,朝廷那幫人,也算是變相的在幫助自己了。

  這還真是凡是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變得強大。

  現在昆陽守備軍這邊已經搞定了,接下來,自己要花心思的,就是如何募兵了。

  實際上就在今天夜裡,李恪就已經讓蘇洵命人將募兵的告示張貼了出去。

  對於想加入李恪的新軍的,李恪一律將給提供最優厚的待遇。

  首先是餉銀,大魏的軍餉,是普通士兵每人每月一兩銀子。

  而李恪給出的餉銀價格則是三兩,其次,大魏軍制中,斬殺敵一名士兵,獎勵銀錢一兩,李恪則同樣是三兩。

  至於立下不同的軍功,則賞賜同樣要高於魏軍,且加官進爵速度也遠快於魏軍。

  實際上,這都是李恪不得已之下的辦法,畢竟,人家選擇加入你的藩王軍隊,就已經是頂著殺頭的罪名了,你若是再不以高額餉銀激勵,誰會前來投奔,誰又會為你賣命?

  至於到時候自己去哪籌集那麼多銀子作為軍餉,李恪則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不過,李恪覺得,既然自己都已經選擇造反了,那想辦法搞錢還不容易?

  但話雖如此,實際上李恪卻也並沒有想募集太多的士兵。

Advertising

  李恪給出的兵額是三千,只要募集足夠人數便不再征收。

  至於為何如此,李恪實際上也頗為無奈。

  現在昆陽城中有六萬人口,按照蘇洵的粗略統計,16歲到40歲之間的青壯年男丁,大概在兩萬人左右。

  比例很高,但李恪清楚,這兩萬人只能叫做兵源,卻是並不能全部變成士兵的。

  其一,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想上戰場去拼命,如果可以很安逸的生活,誰願意把腦袋別在褲腰上去拼命?按照李恪的估計,自己若是能將這三千名額趙滿便已是極限了。

  而到時候就算自己將那些不願從軍的人強征入伍,充其量也只是散兵游勇,根本形不成戰鬥力,因為完全沒有鬥志。

  其二,將來昆陽的建設還有田耕也需要大量的壯年勞動力,李恪自然不可能將所有青壯都送去戰場,到時候田誰來耕,工作誰來做?

  而且還有更加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李恪壓根就武裝不起來這麼多士兵。

  現在李恪手上奇缺武器和防具,現在武庫中的陳舊裝備,加上上次從契丹人那裡繳獲來的加在一起,充其量也就還能再武裝兩千五百人。

  如此,自己就算募集到再多的士兵,屆時他們手無寸鐵,胸無片甲,難道自己要他們拿著糞叉和鋤頭去和契丹人拼命嗎?

  顯然那樣不切實際,更只是在送死。

  而雖然自己已經在修築冶鐵高爐了,但距離起真正出鐵,再將這些鐵打造成兵器,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自己根本等不起,契丹人更不會給自己時間。

  所以,現如今唯一的辦法,就是暫時先對城內所有青壯進行訓練,但真正的士兵只募集三千,想辦法將這三千人全部武裝完,其他人則或是作為替補,或是待契丹人攻城時,直接上陣幫助守城。

  其他的,別無他法。

  而且,李恪始終只相信一件事,那就是兵不在多而在精。

  雖然自己到時只有三四千的軍隊,但若是這支軍隊極其精銳,那屆時哪怕是遇到數倍、十倍甚至更多的敵人,自己也無所畏懼。

  更何況,只要給李恪足夠的時間,未來他可是還要想辦法給新軍列裝新式武器的,到時若是有了那新式武器,估計到時候新軍就真的能夠以一敵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