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朕?”

  聽到上官容若的話,李恪不由得微微一怔。

  他顯然有些沒明白,上官容若這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而就在這時,上官容若忽然從袖口中取出一張羊皮紙,恭恭敬敬的遞向了李恪。

  “這是什麼?”李恪狐疑地看了一眼上官容若,隨後命令身旁的宦官卻將東西取來。

  “回陛下,此乃我上官家得存銀地,此地有我上官家無數家產,共計白銀五百萬兩。現民女准備將它全部獻於陛下!”

  聽到這話,李恪頓時驚得目瞪口呆。

  上官家的存銀地,這不就是當時魏儒庭絞盡腦汁甚至不惜殺了上官家上百口,爺想要得到的東西嗎?

  現在上官容若竟然主動想要將他送給自己?

  這屬實讓李恪感到不敢置信。

  “你……准備將這麼多銀兩全部交給朕?”

  上官容若微微點頭:“這五百萬兩銀子雖然是我上官家累計數代才積攢下來的財富,但卻也是險些將我上官家送上絕路的催命符。”

  “民女思來想後,還是覺得將這些東西交給陛下才是最好的去處。”

  “可是你不是還打算去往西方經商嗎?有這些銀子,你不是會更好的發展起來嗎?”李恪忙不迭地又道。

  上官容若只是淡淡一笑,回道:“暫且用不了這麼多,現在民女手上的銀子已經夠了。”

  李恪默默點了點頭,忽然又想到什麼,開口問道:“對了,你剛剛說你此番西去,是為了朕?真有些不明白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Advertising

  上官容若微微一笑,開口道:“陛下有宏圖大志,此生絕不會拘泥於東方,終有一日陛下是必會走出去的,而民女願作為陛下的探路使者,給陛下打好這西行的頭一站。”

  聽到上官容若的這番話,李恪心中不由得生出絲絲縷縷的感動。

  “那你打算何時動身?”李恪又問道。

  “就這幾日。”上官容若道,“近日在沿海地區有一些西方國家的商船停泊,民女便打算隨這些西方國家的商船同去。”

  李恪微微點頭,沉吟片刻後方才又繼續道:“這樣吧,朕給你派出五十名衛兵護你周全,同時你可以隨時給朕傳遞消息,若是遇到什麼困難,朕會立即派出人馬去解救與你。”

  李恪此言一出,上官容若連忙搖頭,隨後跪地道:“陛下好意民女心領了,但是不敢如此勞煩陛下,民女只帶小弟一人,以及幾名僕從即可。”

  “那你若是遇到危險怎麼辦?”李恪又道。

  上官容若卻也只是淡淡一笑:“陛下放心好了,民女自有辦法。”

  李恪皺了皺眉頭,隨後忽然想到了什麼,又興奮的說道:“既然派出衛兵你不願意,那朕就派給你一名護衛吧。”

  “這是朕的一番心意,你就不要再推辭了。”

  說完話,李恪沒等上官容若回應,變徑直向身旁的宦官吩咐道:“你速速命人讓鐵山過來。”

  片刻之後,身軀軟弱壯牛的鐵山便快步從外面走了進來。

  “鐵山參見陛下!”

  在李恪登基之後不久,他便受益張五郎成立了一至五百人規模的親衛營。

  隨後又將鐵山等人全部劃入了這親衛營當中。

Advertising

  接著李恪對鐵山道:“鐵山,今日朕交給你一項任務,你務必要盡心盡力完成。”

  “末將謹遵懿旨,請陛下差遣!”鐵山單膝跪地,鄭重說道。

  “朕派你保護上官小姐,護她周全,莫要讓上官小姐有任何閃失。”

  鐵山聞言,沒有絲毫猶豫的便道:“末將遵命,墨將定護送上官小姐周全,不讓上官小姐留存半根毫毛。”

  李恪笑著點了點頭,隨後又看向上官容若,道:“既然朕派給你五十命衛兵你不願意接受,那朕就將鐵山派給你,鐵山勇猛無比,定能護你周全。”

  上官容若直到此時自己已經無法再推脫,只能再次跪地叩謝:“民女叩謝陛下!”

  “好了,起來吧。”李恪吩咐道,“既然已經來了,那便陪朕用過午膳再離去吧。”

  很快,上官容若便離去了。

  不過上官容若確實又給李恪提了一個醒。

  那就是既然現在東西方的通路已經被打開,那為何自己不派遣一支使節隊伍,去游歷一下西方,並且打探一下西方的真實情報呢?

  想到這裡,李恪自己都不由得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覺。

  隨後思前想後,李恪直接命人前往東國將吳春河叫了回來。

  在李恪登基之後,便直接任命吳春和擔任了大魏駐東國總督,經辦一切魏國和東國之間的事務。

  不過現在,李恪卻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交給吳春河去做。

  因為這出使西方的任務,顯然沒有人比吳春河更加合適了。

Advertising

  第一他見識廣博,就整個東方而言,已經很難找出像吳春河這樣見識的人了。

  第二則是吳春河擁有極強的語言天賦,派他去出使西方,不但會游刃有余,還可以讓他接觸一下西方多國的語言。

  而在吳春河返回京師之後,李恪便直接將自己讓他這一次出事西方的主要任務交代了一番。

  主要的任務,實際上就兩點。

  第一是摸清通往西方的海上路線。

  第二則是打探清楚西方諸國的真實情況。

  這兩點對於未來李恪與西方諸國的交往,勢必會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而吳春河在領命之後自然也不敢怠慢,在精心准備一番之後,便率領李恪分配給他的出使隊伍出發了。

  這一次出使西方,李恪一共給吳春河配備了一百名衛兵,五十名出使團隊以及三艘從中國臨時購買的遠洋帆船。

  並且給其攜帶了大量的金銀珠寶以及來自東方的特有物品。

  主要就是之前李恪發明的玻璃器皿、肥皂以及調味品等,還有一些來自北方契丹和金國的優質皮毛,和來自魏國和東國的珠寶。

  不過在吳春河團隊出發之前,李恪還特地讓他在船上攜帶了大量的豆類。

  這些豆類自然是用來食用的,而且主要使用方式則是生發催芽。

  李恪目前對於西方世界並不甚了解,所以也並不知道此時他們是否已經攻克了遠洋船只上的敗血症難題。

  但無論如何,李恪自然是知道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的。

  在前世,西方列強德大航海時代開啟之時,敗血症如同魔咒一般困擾著西方諸國的所有航海家頭頂。

  由於船只要在大海之上航行月余甚至幾個月的時間,這也就導致船上的水手和士兵很難獲取到足夠的維生素c。

  而人體在維生素c大量缺乏的情況之下,不但身體的免疫力會急劇下降,且更是會罹患敗血症。

  在前世,西方國家是大量的在船上儲備新鮮水果,並且定期沿途采購新鮮蔬菜和攜帶了大量檸檬和柑橘之後,才順利的攻克了這一魔咒。

  而李恪自然也讓吳春河攜帶了大量的新鮮蔬菜和水果,而攜帶的這些豆類,實際上也是為了以防萬一。

  當這些新鮮蔬菜和水果食用光後,船上的人員並還可以通過食用豆芽來補充維生素。

  而這也是為何前世明代鄭和船隊的船只規模更大,卻並沒有發生大規模傳染病以及敗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為當時團隊之中便有專門負責種植蔬菜的船只,一次可以保證所有船員的食品供應安全。

  而在順利的送走了吳春河之後,李恪便又開始投入了緊張的工作當中。

  這一個月和陳國的交戰時間裡,李恪可是實打實的積累了大量的政務沒有及時處理。

  現代戰事結束,且英吉國德軍隊還需要有兩個月時間才能夠抵達。

  李恪也正好趁著這個時間,好好處理一下國內的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