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一式!”

  大興是李恪登基後的年號,所以用它來命名這第一款衝鋒槍,簡直再合適不過了。

  實際上當初在商定年號的時候,禮部一共給李恪上書了十幾個年號。

  其中不乏“正統”“順天”此類強調李恪正統身份的年號。

  畢竟當時李恪的身份,是廢太子,造反的藩王。

  雖然當時整個大魏範圍之內,具有繼承權的皇嗣被李啟殺得只剩下了自己一個。

  但平心而論,李恪的身份在法理上仍舊不具有合理性。

  不過這些也只是他人的想法,李恪卻是壓根就沒在乎這些。

  在他看來,真正能影響自己是否可以合理合法繼承皇位的,只有自己手上實力的強弱。

  所以李恪直接命禮部重新給自己上了一些年號,且要突出一個雄才大略、開疆拓土的功績。

  隨後,禮部就給李恪上了一個“大業”的年號。

  李恪:“@#¥%&”

  大業,就算李恪不算太深厚的歷史知識儲備,也知道這是前世隋煬帝的年號。

  這個年號的寓意的確不錯,但怎麼感覺都不太舒服。

  所以在再三權衡之後,李恪最終將自己的年號定位了“大興”。

  意為:新皇登基,天朝大興。大魏可以在李恪的帶領之下,蓬勃發展,興盛富強。

Advertising

  當然,這也只是插曲。

  就這樣,李恪將自己制造出來的第一款衝鋒槍命名為了大興一式衝鋒槍。

  雖然這一款槍第一批只有這區區三十把,並且還沒有完成各種測試。

  但是李恪對自己的技術十分有信心,他相信,這大興一式衝鋒槍,一定可以給自己,給這個世界,帶來足夠的震撼。

  最後,李恪命人將這三十支大興一式衝鋒槍裝備給了自己的衛隊。

  隨後便率領著這一個團的兵力,向著最近的港口而去。

  李恪將會在這裡登船,率軍一路北上,在平州登陸後,再向著契丹境內進發。

  同時,李恪也已經命人先行向著蕭鐸平通報了自己將親自率軍前往金國阻擊羅斯人的事情,並且讓對方務必也派出一支軍隊,隨自己一同北上。

  一路無話。

  李恪率領軍隊一路行進了七日,才終於在平州登陸,接著又繼續向北行進了三日,才終於與蕭鐸平彙合。

  不過讓李恪感到有些意外的是,自己雖然讓蕭鐸平派出兵力協助自己北上。

  按照李恪的預計,對方可能派出耶律阿詩突亦或者蕭楚才,率領上幾千兵馬來助陣。

  但是讓李恪沒想到的是,這一次,蕭鐸平竟然又親自率軍前來了。

  並且,她竟然一次性帶來了一萬大軍,且幾乎是契丹國內目前最為精銳的一支軍隊,因為這些軍隊裝備了一水的李恪贈與的新式步槍。

  “為何要排出這麼多軍隊?”李恪不禁好奇的問道。

Advertising

  蕭鐸平卻是沒有絲毫掩飾的回答道:“幫你打仗啊,我知道你最近還有大動作,不可能調集太多的兵力前來助陣,所以我多派來一些人馬就是了。”

  “而且以金國那些草包的實力,顯然並不可能對那些羅斯人造成太大的傷亡,所以最終的主要作戰任務肯定還要落在你的身上。”

  “但是你卻也只帶了兩千兵力,恐有萬一,所以我就帶上最精銳的軍隊來了,我怎敢輕易將你的安危置之度外!”

  聽到蕭鐸平的話,李恪的臉色不由得微微一紅。

  心中更是暗自嘆息,這游牧民族的性格就是這麼直接。

  要知道,此時二人身旁可是足有幾十人,她卻是絲毫不避諱的說出了這些話來,實在是太大膽了。

  不過讓李恪詫異的是,在聽到對方的話後,蕭鐸平身旁的一眾契丹將領們,卻一個個只是撇嘴大笑,甚至有人還故意吹起口哨。

  這不由得讓李恪更加有些難為情。

  此時,倒好像李恪是嬌娘子,而蕭鐸平成了浪蕩公子。

  不過除了這些,李恪卻也是敏銳的覺察到了一點。

  那就是似乎在契丹的內部,蕭鐸平對自己的態度似乎已經呈公開化了。

  並且,就蕭鐸平身旁的這一眾將領而言,卻也是沒有人表現出特別抵觸的情緒。

  這也不由得讓李恪更加想知道,目前契丹國內對於自己的態度如何,並且這些契丹人,對於自己合並兩國的計劃,又是否會有強烈的抵觸。

  不過李恪同樣也清楚,這些並不能急於一時。

  這些東西還是要講究文火慢燉和時機。

Advertising

  只要時機帶了,一切都將順理成章。

  又過了兩天時間,李恪率領的魏國軍隊和蕭鐸平的契丹大軍終於來到了契丹和金國的邊境。

  隨後,李恪便下令讓兩國軍隊就地扎營,並且派出士兵去金國境內聯系自己留在金國的駐軍,並且同時派出偵察兵去親自探查一下這些羅斯人的情報。

  李恪要先搞清楚羅斯人的情報,才好做出下一步的部署。

  他們已經打到哪裡了,他們尚存多少兵力,同時,他們的裝備如何,作戰方式又是如何的。

  在了解清楚這些之前,李恪自然不敢輕舉妄動。

  畢竟,這是自己從來都沒有交過手的強大對手,對方可是能夠在一天之內就打下自己苦心經營鎮西關的存在。

  雖然自己目前擁有兩萬多兵力,但是李恪同樣清楚,如果面對這樣的對手時,自己不謹慎小心,那麼很有可能,會讓自己陷入不可挽回的危機當中。

  很快,時間又過去了兩天時間。

  兩天時間裡,李恪派出的人馬並沒有傳回任何消息。

  而且,還有一個始終讓李恪感到有些詫異,甚至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是從自己留守在金國境內的駐軍向自己發回羅斯人打過來的消息,已經過去了十多天的時間,但是金國卻自始至終都沒有向自己發出任何的求援申請。

  這有些不合常理。

  畢竟,羅斯人連鎮西關都可以輕松拿下,那麼以金國那些兵力,顯然是不可能抵擋住對方的攻勢的。

  不要看羅斯人只有區區三千兵力,但是其實力絕對不容小覷,甚至李恪可以相信,對方這三千人在金國境內橫著走都綽綽有余。

  畢竟,當初自己可也是僅憑借五百士兵,就已經幫助完顏宗弼完成了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