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手下人便將英吉國的使者傳喚了過來。
這一次來的還是上一次的英吉國使者。
李恪望著對方,不禁呵呵一笑,道:“使者先生,別來無恙啊!”
那英吉國使者連忙向著李恪行了一禮,隨後恭敬的回道:“尊敬的大魏皇帝陛下,很高興又再次和您相見了。”
雙方互相客套了一番,李恪這才切入正題道:“我聽說,貴國的艦隊和軍隊已經抵達了?那不知我們是否可以商議一下,何時進攻陳國,以及具體的行動方案了?”
聽到李恪的話,英吉國使者也不由得露出一臉燦爛笑容,隨後連忙說道:“真是榮幸,我竟然和尊敬的皇帝陛下想到一起去了!”
“確實是如此,現在我英吉國大軍已經趕到東方,而且我想這兩個月時間裡,陛下的軍隊也早已經准備的十分充分,那不如我們就盡快商議進攻陳國的時間,早日幫助陛下完成統一東方的大業!”
李恪聽到對方的話,不由得哈哈大笑幾聲。
隨後詢問了對方,英吉國軍隊需要多久才可以准備好向全國發起進攻。
最後又和對方商議了一些具體的進軍計劃後,才最終確定了進攻的時間。
“五天後,五天之後,你我兩國大軍各分東西,從兩個方向上,向陳國發起進攻!”
李恪激動地一拍桌案,起身大聲道。
英吉國使者也連忙向者李恪微微一躬身,笑著說道:“那我就恭祝陛下與我英吉國軍隊能夠大獲全勝,一舉殲滅陳國了!”
李恪又是一陣大笑,隨後連忙吩咐身旁的宦官。
“速速備酒,朕要恭祝我大魏與英吉國能夠旗開得勝!”
隨後幾名下人便端著一份酒水從外面走了進來。
隨後一名宦官主動倒了兩杯酒水,並恭敬的遞向了李恪和那名英吉國使者。
李恪舉起酒杯對那英吉國使者說道:“請使者先生飲了這杯酒吧,這杯酒不但預祝我二國能夠擊敗成果,更是希望我大魏和英吉國能夠友誼長存!”
英吉國使者微微一笑,連忙恭敬的舉起酒杯,道:“沒錯,祝福我英吉國和大魏的友誼能夠天長地久!”
隨後二人便將酒水一飲而盡。
又寒暄了片刻,那英吉國使者便准備離去。
然而就在這時,李恪卻忽然叫住了對方。
“使者先生,請等一下!”
英吉國不由得一愣,連忙問道:“請問陛下還有什麼事情嗎!”
李恪臉色微微泛紅,笑著道:“正聽聞英吉國軍隊強盛無比,心中仰慕已久,所以想趁此機會好好瞻仰一下貴國軍隊的雄風,不知使者大人能否應允?”
李恪的話,著實讓這英吉國的使者也有些微微愕然。
堂堂的大魏皇帝,既然小楊去看自己國家的軍隊?
不過在沉吟片刻後,他卻哈哈大笑起來,道:“哈哈哈,皇帝陛下想要觀摩我國軍隊,那自然是我國軍隊的榮幸之致。”
“只是不知陛下想要何時觀摩?”
李恪微微一笑道:“明日就啟程如何?”
按照對方所說,此時對方的軍隊正在位於魏國以東幾十裡的海域上修整。
而如果從京師乘船出發的話,大概一天就可以抵達對方的駐軍地。
往來僅需兩日,這對於李恪來說時間十分充裕。
英吉國的使者聞言,連忙點頭道:“既然如此,那我便先行返回准備一下,以更好的迎接陛下的蒞臨!”
李恪頓時大笑起來:“好好好,那朕就先感謝使者先生了!”
那英吉國使者連忙向李恪禮貌的鞠了一躬,隨後便快步離去了。
而望著那英吉國使者的背影,李恪嘴角也不禁露出一抹笑意。
同時李恪心中也不由得有些激動起來。
畢竟這可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接觸西方最強大國家的軍隊。
李恪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看一看,這英吉國的軍隊究竟實力如何,裝備又是如何。
他更是想要看一看,那英吉國的戰艦,究竟又達到了什麼水平。
很快,在送別了英吉國使者之後,李恪便又忙不迭的將蘇洵、李政和田文龍叫了過來。
李恪准備向三人詢問一下,此時魏軍是否已經做好了作戰的准備。
三人很快就將一份奏折呈現到了李恪的面前。
在這份奏折之上,赫然清楚的標明了魏軍目前的總兵力人數,以及目前軍隊所裝備的武器數量、形制,還有各種彈藥的儲備情況。
李恪仔仔細細的將這份奏折看了一遍,最後滿意的點了點頭。
按照奏折上所寫,目前魏國軍隊總計擁有兵力十九萬七千人,分為兩大軍團,六個軍,十八個師。
其中,已經完全換裝了燕雲一式步槍的軍隊,已經多打了七個師之多。
目前總計生產的燕雲一式步槍,已經超過了八萬支。
且目前儲備的彈藥總數量,已經超過了兩百萬發。
而目前生產的迫擊炮數量,則已經達到兩千門,炮彈數量超過一萬枚。
當然,李恪命令劉毅生產的水雷也已經達到了一百顆。
同時在李恪離開的這一個月時間裡,李恪位於宮中的工坊也一直沒有停歇,依舊在進行著衝鋒槍的生產。
而經過一個月加班加點的生產,此時僅僅是這一座工坊,就已經為李恪生產出了接近三百支的衝鋒槍。
並且這些衝鋒槍的專用子彈也已經被生產出來了足足兩萬發。
雖然這些衝鋒槍並沒有經過最終的驗證,但是李恪相信,最終的大興一式衝鋒槍,一定會給自己帶來驚艷表現的。
現在一切都已經准備就緒,李恪就等待大戰的來臨了!
李恪絲毫不懷疑的相信,這一場戰爭,蘊藏的風險極大。
但同樣,這場戰爭能夠給李恪帶來的收益也必然極大無比。
而且這場戰爭對於李恪而言,實則並沒有選擇的余地。
他只能打,而且必須要打贏!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第二日,李恪命人准備的船只也早已經准備就緒。
李恪一大早便帶著一隊衛兵,登上了船只,踏上了前往英吉國軍營地的路程。